第一次注意到這部作品記得是很久前的事,應該是小說版吧。綺麗的封面和中國風吸引我注意,但忘了是囊中羞澀還是其他原因,又將書再次放回架上。今天興起找了小說版觀看,第一卷閱畢感想--失望。
這只是指小說版本啦OTZ
我還是會把目前手頭有的小說先看完,有機會看看動畫會不會平反。
這只是指小說版本啦OTZ
我還是會把目前手頭有的小說先看完,有機會看看動畫會不會平反。
我看的版本文筆頗差,雖然我想這可能是翻譯者的問題……
但是劇情鋪陳總不會是翻譯者撰寫的吧!不可否認像這樣中國風的作品,下意識的會拿十二國記與之比較,不過看完一本小說後覺得這樣的比較非常不公平,兩者實在是出發點完全不同的作品。
劇情鋪陳上,我覺得在行文間漸漸透露出事件真相,讓讀者有自己的想像推測空間,會是讀起來很舒服的作品,很可惜在第一卷《紅風乍現》中作者完全沒掌握到這點。在書本後半段許多角色突然開始滔滔不絕地談論起事件背景,這樣是把劇情透過角色的口中完整交代清楚沒錯,但也太過「直接」了。這本書是作者的處女作,寫作技巧也的確很生澀,不過這個缺點是多磨練就能改進的,期待之後幾本會有所進步。沒必要一定要拿十二國記來做比較,因為兩者的內容立足點可說南轅北轍,只是同為中國風,彩雲國物語的原罪讓我忍不住有這樣的感嘆「十二國記的劇情醞釀與文筆洗鍊真的比彩雲國物語成熟很多。」
並不是說彩雲國一書很糟糕,該說是期望太大,所以失望。
作品的背景設定是很有趣,但是張力卻不夠。宮廷毒殺事件,起因是重臣A想超越重臣B,因為A一直以凡人的身分在努力,B卻總是輕鬆愜意地站在他前面,凡人對天才的仰慕與嫉妒,雖說是很老套的劇情卻也有很多可發揮的地方,可惜劇情發展張力極度不足啊……此外對於場景與人物的敘述太少,有時一頁下來是連續不斷的引號對話,常會令我不知到底哪句是誰在說話……有些地方我覺得確是描述得太過,失去了韻味。例如女主角在拉二胡,男主角稱讚傾瀉而出的樂音「像珍珠一樣。」雖然不是很新奇的形容,但我覺得是很美的譬喻,但接下來的補充敘述破壞了我心中的韻味--「流瀉而出的弦音,猶如扯開的珍珠項鏈灑落一地,靜靜地散發光芒——好似玉器碰撞的鏗鏘作響。」我個人是覺得這段描述有些多餘,因為要上不上要下不下,沒有鋪陳出美景,反破壞了氣氛。
《紅風乍現》閱讀中一直令我想起言情小說,而且過去閱讀的經驗中,不乏比《紅風乍現》出色的作品,該說它們生不逢時嗎?不知道搬去日本會不會出現下一部彩雲國物語XD
並非討厭這作品,事實上我也從中獲得了樂趣,只是好可惜啊……總覺得缺乏了些ACG特有的味道。
但是劇情鋪陳總不會是翻譯者撰寫的吧!不可否認像這樣中國風的作品,下意識的會拿十二國記與之比較,不過看完一本小說後覺得這樣的比較非常不公平,兩者實在是出發點完全不同的作品。
劇情鋪陳上,我覺得在行文間漸漸透露出事件真相,讓讀者有自己的想像推測空間,會是讀起來很舒服的作品,很可惜在第一卷《紅風乍現》中作者完全沒掌握到這點。在書本後半段許多角色突然開始滔滔不絕地談論起事件背景,這樣是把劇情透過角色的口中完整交代清楚沒錯,但也太過「直接」了。這本書是作者的處女作,寫作技巧也的確很生澀,不過這個缺點是多磨練就能改進的,期待之後幾本會有所進步。沒必要一定要拿十二國記來做比較,因為兩者的內容立足點可說南轅北轍,只是同為中國風,彩雲國物語的原罪讓我忍不住有這樣的感嘆「十二國記的劇情醞釀與文筆洗鍊真的比彩雲國物語成熟很多。」
並不是說彩雲國一書很糟糕,該說是期望太大,所以失望。
作品的背景設定是很有趣,但是張力卻不夠。宮廷毒殺事件,起因是重臣A想超越重臣B,因為A一直以凡人的身分在努力,B卻總是輕鬆愜意地站在他前面,凡人對天才的仰慕與嫉妒,雖說是很老套的劇情卻也有很多可發揮的地方,可惜劇情發展張力極度不足啊……此外對於場景與人物的敘述太少,有時一頁下來是連續不斷的引號對話,常會令我不知到底哪句是誰在說話……有些地方我覺得確是描述得太過,失去了韻味。例如女主角在拉二胡,男主角稱讚傾瀉而出的樂音「像珍珠一樣。」雖然不是很新奇的形容,但我覺得是很美的譬喻,但接下來的補充敘述破壞了我心中的韻味--「流瀉而出的弦音,猶如扯開的珍珠項鏈灑落一地,靜靜地散發光芒——好似玉器碰撞的鏗鏘作響。」我個人是覺得這段描述有些多餘,因為要上不上要下不下,沒有鋪陳出美景,反破壞了氣氛。
《紅風乍現》閱讀中一直令我想起言情小說,而且過去閱讀的經驗中,不乏比《紅風乍現》出色的作品,該說它們生不逢時嗎?不知道搬去日本會不會出現下一部彩雲國物語XD
並非討厭這作品,事實上我也從中獲得了樂趣,只是好可惜啊……總覺得缺乏了些ACG特有的味道。
PR
留言